巨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三三章 一切好商量,明末国色江山,巨火,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最快更新明末国色江山最新章节!
出征仪式非常隆重。
五军都督府右都督、江南陆师统帅隆平侯张拱薇亲自主持,左都督兼江南水师统帅魏国公徐弘基、金陵城防守备统帅忻城伯赵之龙、南京六部尚书和侍郎尽数到场,在万众瞩目之下,严格按照左文右武的秩序,端坐于高高法坛的正前方。
法坛西侧,虎山音乐学院和秦淮两岸三百乐师汇聚一起,用十二种乐器和两座编钟,奏响了雄壮豪迈的《将军令》。
悠扬而雄壮的乐曲声,引来民众阵阵喝彩,听得文武官员们频频点头,不时为庞大的演奏阵容和精妙的编曲击掌赞叹。
法坛东侧,是金陵各界代表和民众赠送的百余面象征胜利和平安的旗幡。
紫阳观住持玄青道长亲率108名弟子,在庄严肃穆的法坛上为出征将士祷告天地,《江南时报》社成员几乎倾巢出动,到处可见采编们采访将士和各界代表的活跃身影。
江南新军的创立者、北征主帅朱道临向龙潭军授旗,三通炮声轰然响起,持续一个小时的盛大仪式结束,士气如虹的将士们开始踏上征程。
三百乐师奏响《精忠报国》的乐曲声,数万民众遥望高举战旗列队登船的将士,激动地挥舞手臂,高声祝福。
一时间旗帜如林,龙潭军5,000余名将士齐声高歌,雄浑中略带悲凉的震天歌声,令人心潮澎湃,无比动容,欢呼声、喝彩声排山倒海般经久不绝。
官兵们头戴镶嵌新军银色军徽的黑色钢盔,身穿军绿色毛领对襟棉大衣,交叉披挂的军用水壶和胀鼓鼓的挎包分置后腰两侧。腰间宽阔的武装带上,牢固地系着两个皮质弹盒和连鞘枪刺,脚踏舒适暖和的厚底棉鞋,右肩上的遂发火枪散发出黑色寒芒。
什长以上军官,悉数披上了银光闪闪的锁子甲,腰悬朴实无华却价值千金的锋利唐刀。各级军官身后的年轻鼓手和军号手,全都背着一杆闪闪发亮的短管燧发火枪,整齐的军容和精良的装备,引发全场阵阵喝彩,就连半桶水的文官们也叹为观止。
出席仪式的诸位勋贵和数百名将领嫉妒得双眼发绿,他们比谁都清楚龙潭军的武器装备多么先进,需要花费多少银子,拥有多大的战斗力。
除了眼前近6,000官兵身上的武器装备,还有提前运到北岸的36门铸钢野战火炮和坚固快捷的炮车、320匹优良战马和上千匹膘肥体壮的驮马、350辆满载各种物资的军用载重马车等等。这些不会出现在仪式上的物资和装备,总价值不在50万两银子之下。
这样的军队一旦经过战火的洗礼,打出一两个胜仗,绝对能迅速成为战力强横的虎狼之师。
各界代表中的精明商人纷纷估算起来,最后惊讶地发现,每个官兵身上的棉大衣、头上戴的铁盔、脚下踩着的高帮厚底帆布棉鞋和手中握着的遂发火枪,加起来不下250两银子,什长以上军官腰间那把产自海外天枢阁的唐刀无法估价。因为有钱也买不到。
唯有朱道临心里满是遗憾。
在别人眼里威武雄壮极为奢华的军服和装备,在他眼里却是东拼西凑、杂乱无章的样子货。无奈军队处于草创初期,一切只能将就对付,至少需要三年时间,才能初步达到基本的标准化和正规化,急也急不来。
入夜,朱道临率领百名亲卫。把150多箱人体和器官模型、手术器械、各种图谱和解剖学典籍搬上马车,送到紫阳观道院的住持道长住处。
早已等候在正堂中的玄青道长和六名执事,快步迎了出来,却被朱道临恭恭敬敬地请回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