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叹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46黄雀在后,隋朝大老板,李四叹花,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但是,有些国家或者地区的人秉性难移,比如说朝晋暮楚反复无常的郑人,比如说像茅坑中的石头一样固执的宋人,还有以勇力著称号称余勇可贾的齐人;自然,有些国家则是你拼命地对他好,他们就会拼命地以为你是怕了他,这些人的代表就是夜郎人以及高丽人。
止戈为武,以战才能止战,想要让那些自以为是的国家屈服,第一步自然是要展现自己的实力,显然苏游从后世借来的“军事演习”是个不错的想法。
“军事演习?那其二呢?”杨广点了点头,虽然苏游说的是个外来词,但他既然说到了马球场的开幕式,杨广也不难脑补出“沙场秋点兵”的大场面。
“其二就是,秘密派遣两支劲旅分别奔赴新罗百济的战场前线,不过他们不能打大隋卫士的旗号,而装作是群众自发自愿的名义参加征战,战争的消耗当然也是新罗百济来支付啦。”苏游小心地选择措辞,努力地解释起他心目中的志愿军。
也许是因为巧合,在高丽和新罗百济这片土地上,一千三百多年后也发生了一场以三八线为界的南北大战。不同的是,苏游此刻本着“远交近攻”的原则希望自己国家的军队加入南方弱国的联盟,而后世的高丽南北大战中,中国志愿军加入的却是北方政权。
苏游原本是一个理科生,学习历史只是出于兴趣,但他对于离自己更近的历史却是不敢去相信的,因为那些历史更倾向于政治。后世高丽战争的结果在就显得吊诡异常,人们理所当然地以为北方志愿军打退了南方国际维和部队组成的同盟,现实却是,南北双方当时签署的只是停站协议,那场战争没有真正的赢家。
苏游的历史只有半桶水的水平,他当然也不可能像领袖以及领袖的崇拜者们一样看出那场战争的内涵,但战争会死人他总算是知道的,如果军人的死是因为保家卫国那是理所当然的,可要是他们毫无意义地死在他国的战场上的话?
“白求恩大夫不也死在了中国的土地上吗?相比于他伟大的热爱全人类的国际主义精神,那种只看到自己国家利益只爱自己国家的狭隘的民族主义显得多么微不足道啊……”苏游想到此,脸上已经闪闪发光,就如他原本也是一个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一般。
但苏游不知道的是,主流媒体会颂扬那个为了中国革命事业牺牲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大夫,但人民大众却会亲切地称呼那个在加拿大旅行时为救落水儿童而失去生命的游客为“蛇精病”。
难道主流媒体与人民大众真的如此格格不入吗?
“这样真的好吗?”这是杨广听完苏游提议后的第一个反映,于是啊就不置可否地摇了摇头,作为大国的君主,杨广向来便有做老大的觉悟,按理说自己收保护费的场子被人砸了,他有义务带领小弟过去找回场子才对的,但找场子也是有底线的好吧。
古代历史上借兵换将是很平常的事情,同盟国间交换人才就跟交换人质一样理所当然,所以魏国的张仪才能拿到几个国家的相印,而齐国的孟尝君也有在魏国为相的经历……
“不妥,这实在不妥。”杨广没有表达意见,但宇文述却摇了摇头,他相信自己的意见也是关陇门阀们的意见,因为杨广想要让关陇的府兵上战场送死的传言早就在坊间甚嚣尘上了,如果杨广采纳了苏游提议的话,首当其冲的必然也是关陇的门阀。
杨广的立场是天下之主,他希望士兵只为他而战;但裴蕴和萧琮的身份却是出谋划策的谋士,既然苏游的提议解决了他们的难题,那他们有什么理由反对呢?毕竟政治家的无耻是没有下限的……
既然有人同意,也有人反对,而决策者犹豫不决的时候,这个问题只好留给了随后而来的朝廷大佬们,他们所不知道的是,原本杨广是想跟他们布置东征事宜的,如今却变作了探讨点兵和秘密出兵新罗百济。
杨广等人在华清苑里正在头痛于如何解决新罗百济的燃眉之急以及怎么给高丽颜色看看的时候,佛道百戏们早已在长安集结完毕,接下来他们会用一个月的时间赶到榆林。比起杨广的匆匆忙忙,他们的行程显然可以用闲庭信步来形容。
白明达和段若曦苏寒殇等人也在即将开赴榆林的队伍中,此时他们身在长安,心却在东都。
“涿郡还没有消息传来,难道狗皇帝会无视公孙大娘的剑舞?”段若曦站在圆月下的高楼上,视线从东方转到了北方。
“我相信现在冷傲龙与袁天罡已经拿下了东都。”白明达摇了摇头,坚定地望着东都的方向,由于宵禁的缘故,东都的夜晚本就黑暗,此时在圆润的月光下更显得凄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