吝啬依然b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九十章 商业构想(2),花花太监,吝啬依然b,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最快更新花花太监最新章节!

和顺源的掌柜的叫做赵鹤翔,五十来岁,人长的白白胖胖,一面带笑,说话细声细气,要是穿上一身儿青色贴里,戴上个刚叉帽,冒充宦官进宫的话,绝对露不了馅儿。

见礼之事不用细表,等他也坐定,陈默直入主题,准备将打从冯保把产业交给他,他便开始琢磨的商业构想跟两位掌柜的合盘托出——他不想搞什么一朝天子一朝臣,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就算真的替换这两个重要的位置,也得看看这两个人听了他的构想之后的反应再说。

后世什么行业最挣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不过,石油以及银行这两个行业一定是出现次数最多的两个答案。

石油先不说了,陈默正在想办法将这个新生事物掌控在自己手中。现在,他最迫切希望做到的,就是按照后世银行那样的模式,将和生源以及和顺源来一个整合,做大做强。凭借他现在的实力,他相信,只要多花心思,用不了多长时间,一家类似后世国家银行一样庞大的金融帝国必定会在自己的手里诞生。

到那个时候,帝国上下,还有谁是他的敌手?就算朱翊钧想要动他,也要掂量∫,掂量吧?

这并非陈默异想天开,事实上,银号本来就相当于后世银行的雏形,它的产生,实则代表各方面的条件已经趋向于成熟。

所谓银号,其实官方的称号应该是钱铺或者钱庄,起源于银钱兑换业务。其后发展为办理存、放款项已及汇兑业务的地方。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称呼习惯,华北东北等地大多称为银号。而长江中下游以及东南各地,则钱庄银号并称。二者之间,通常并无多大的区别。

说到银钱兑换,在中国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由于长期存在的多元化货币制和多种货币混合流通的状况,使得货币兑换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存在。兑换业务则从西汉开始出现,到唐宋时期有所发展,一般由金银店,柜坊等兼营。到了元朝以及明初,由于政府发行纸钞。民间仍用银锭和铜钱,银,钱,钞三品并行,为了方便,促使多种公私机构商号兼营兑换业务。

明英宗正统年间,大明宝钞贬值,政府放松用银禁令,银钱公开流通。此后几代皇帝。由于私钱庞杂,铜钱轻重不一,成色各异,制钱。私钱,白钱三者之间的比价差异大,变动多。兑换业务更加发达。

嘉靖时期大开铸炉,钱币名目繁多。单是制钱,就有金背。旋边等几十种名目。在这样的情况下,贩卖和私铸私熔者更多,终于出现了专营铜钱兑换的金融组织。一开始叫钱店,又叫钱铺,钱庄,兑店,钱肆,或钱摊。

嘉靖八年,私贩铜钱猖獗,朝廷下令禁止贩卖铜钱。直到万历五年,右佥都御史,福建巡抚庞尚鹏奏准重设钱铺,是为钱庄法定之始,以市镇中殷实户充任,随其资金多寡,向官府买进制钱,以通交易。

从钱铺发展到钱庄,其实开始的时候,许多钱庄并非单纯做银钱兑换,往往兼营其它行业。比如吴方长说的那个徐氏银号,开始的时候就兼营木炭。张氏银号兼营盐粮。

陈默不通经济,不过,这些东西都是历史上记载的,大体上还是知道的。他还知道,等到了明末,钱庄已经发展为一种独立经营的金融组织,不仅经营兑换,还放贷款,供给签发帖子取款的便利,原来在两地联号汇兑的汇票,也会成为钱庄发行有钞票性质的信用流通工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游戏竞技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我的经纪人女友

蒙牛酸酸乳

至高秘法

软三

霸气重生:逆天狂女倾天下

懐丫头

女孩喜欢就去追吧

筱菲菲

汉末文丑

烟花彼岸

神宠养成师

廿晓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