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时卯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百三十九章 残破的寿春,曹植,辰时卯时,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接下来,二人各自找出了自己需要的竹简,找了个地方坐下便细细读了起来。二人都是长期读书之人,阅读速度极快,加上又分了工,算是减轻了不少压力。即便如此,二人也是看了三天才将整个房间的宗卷看完。期间饮食,都是老头负责,而二人休息俱是在小房间之中,只有拉洒的时候,才出去透透气。

三天下来,刘晔原本那潇洒的文士形象早就不见了,满脸胡渣,仿佛一下子老了十年。曹植也好不到那里去,虽然没有刘晔那么夸张,但脸上的疲惫却是瞒不过任何人的。

两人看完之后,都没有说什么,直接找到床榻睡了六个时辰,这才醒来。即便如此,在老头眼中曹植和刘晔也是神人了。以往的太守看这么一屋子的宗卷,足足要huā一个月时间曹植他们虽是两个人,但只是用了三天,由此可见他们看书速度的快。

而懂行的人都知道,看书速度快的人俱是平日看许多书练就出来的,这也从侧面证明二人才学非凡。

当两人都恢复了精神之后,一边用膳一边却是开始交流意见所得。只听见曹植脸色凝重道:“九江郡的情况并不算好,前任太守统计过,整个九江郡约合九千二百余户,人口不足五万。

听到这个,刘晔愣在当场本文字由乐优文学提供,请记住乐优文学。惊讶道:“怎么可能,人口竟然这么少?”

曹植耸了耸肩道:“子扬先生别太惊讶,这统计虽然粗略,但应该也颇为准确。之前植就查过兖州的人口,发现只有黄巾乱前的三成这还是父亲从各地迁移了不少人进去。九江郡黄巾乱前,大约有十万户,人口约五十万。如今屡经战乱,迁移、出逃,留下一成已经不容易了。”

刘晔轻叹了口气道:“话虽如此,但是也太…………唉,想不到一向富庶的九江郡也衰败如斯。”

曹植摆了摆手道:“说这些也没再了子扬先生,郡内荒地情况如何?”

听到这个,刘晔精神一振道:“这个倒是不错,由于大量人被迁走,特别是世家大户都走了,郡内几乎都是无主之地。”

对于这个〖答〗案曹植一点都不意外,这么点人口若还没有耕地那才是意外呢。那边刘晔继续说道:“由于前些年发过大水,淹了不少田地,故此百姓都不将作物种在河边,反而向湖泊边靠拢。以至于现在九江郡内的耕地大部分都集中在湖泊周围。”

曹植听到之后,反而露出淡淡的笑容道:“这却是好事。”

“好事?”到晔听着,颇为不解地问道。

曹植点头道:“发大水虽然会淹没很多田地但是大水却是将表层地力所余不多的泥土带走,余下的一层营养都是极为丰富的而水中的养分也会残留不少。故此待得水退之后再在曾经被淹的地方耕种,收获会比以往都要多。”怕刘晔听不明白,曹植末了有加了句:“这道理就跟冬藏差不多。”

刘晔听完之后,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他对于从曹植口中吐出的一些陌生名词也已经习惯了。沉吟了一下,却是问道:“耕作条件虽有,但是人口不足如之奈何?”

曹植闻言,轻笑道:“无妨,分田就可以了。若无田地者男人每人分田十五亩,女人分田十亩,不必归还朝廷,三年内免所有田税!”

刘晔一听,眉头紧皱道:“子建,这会不会太过了。分田晔可以理解,但分田之余还免税,就好像有些过了。而且司空大人一直以来都极为反对将田地分出去,无论推行屯田还是均田,目的皆是此。如今四公子将田地分出去,岂不是坏了司空大人规矩?”

曹植听得,轻轻摇头道:“此时以彼一时也,当初父亲不将田地分出去,那是因为粮草不足,而且还要应付大战,这只能作为权宜之计。如今官渡大胜,我军早已取得压倒性优势,袁家覆灭只是时间问题,我等此时分田将有榜样作用,可为父亲收天下民心!”

对于这一点,刘晔是点头同意,但又很快摇头道:“话虽如此,然百姓分得田地之后,卖给世家而自己再领田地,该如何是好?”

曹植轻笑道:“简单,对分田者资料登记在册,另外十年之内禁止买卖田地。”

刘晔眉头皱得更紧了,凝声道:“禁止买卖田地,也只是权宜之策。十年之后世家钱财更多,他们若大肆购鼻,我们也阻止不了。如此一来,百姓将无地可耕,如此恐怕会重蹈黄巾时之覆辙。”

现在曹营之内已经有共识,黄巾之乱的起因乃是世家大肆侵占田地,以至于百姓无地可耕,无粮可食,这才导致他们反。事实上,土地同题一直都是〖中〗国历代王朝盛衰的关键点。为何〖中〗国历史上每个朝代开国之时都会出现盛世,发展到中段必须进行改草,但最后都覆灭就如同轮回一般不住上演。原因就是土地问题了。

开国之时人口少,土地多,这让每个人都能分得大量土地,解决温饱不是问题。而且由于人口少,有盈余,就容易出现盛世了。但到了中期,人口开始多,而土地还是那么多,这便使得土地矛盾开始出现,加上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大肆购田,就让田地集中到少数人身上,加速了土地矛盾。这时,作为朝廷一般都会推行改草,像宋、明两代都有著名的改草,奈何无论成败,结果都不能改变。直到后期,人口再次增多,田地集中到少数人身上,百姓吃不饱,这就会出现起义了,朝代更迭亦开始。

曹营上下特别是曹操,正是意识到这一点,才千方百计阻止分田的出现。不过曹植很清楚,这种做法治标不治本,就算朝廷武力再强,也压不住的。历史上曹魏的屯田制,从曹操一代开始一直到司马懿夺权成功才结束。这屯田制,开始极得人心,然而当曹魏政权稳固之后,百姓们就开始不满了。司马氏夺权之所以成功,很大部分原因是废除了屯田制,得到百姓的拥护,失去了百姓这一根基的支持,单凭几个忠心的将领,岂能成功夺回大权。

某程度上说来,曹魏是成也屯田,败也屯田。

曹植正是熟知这一点,清楚必须顺应历史潮流,才在稳固之后立即开放分田。至于买卖田地,曹植定了十年的限期。有这十年的限期,足够改变很多。曹植这次主政九江郡,目的非但要让九江郡重新富庶,更是要解决千百年来一直困扰中华民族的人地矛盾问题。

故此,无论是将田地分与百姓还是开放田地买卖,这些顺应历史潮流之举都必须进行的,只不过需要用行政命令,来对其进行限制,一步一步进行而已。(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大唐皇帝李治

小妖的菜刀

火中金莲

老衲不能吃素

重生之我要做太子

萧瑟朗

新时代太平要术的使用方法

止鸽鸽

半岛之梦

时粉豆芽

三国钉子户

轻夜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