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边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88章私宴(二),北雄,河边草,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像李渊那样几个成年的儿子争夺储位闹的内外喧嚣人人自危其实是比较特殊的情况。这里面有李渊自己不想放权的问题也有当时大环境的影响在里面李渊是半路出家儿子们已然长成有了自己的主意于是导致大家都是手忙脚乱被历史的洪流裹挟着向前狂奔而去。
那么中间踉跄几下也属正常情况。
而前隋储位之争就偏于正常范畴皇帝皇后宫妃朝臣等等都有着极长的反应时间那么影响也就可控。
最后杨广终于把自己的兄长从储位上拉了下来顺便斗倒了高颎这不是一场两场朝争能够完成的了的而是诸多事件的积累最终得以实现这样的情况在历史中就比较常见。
…………
李破见好就收试探臣下不能太过别拿宰相不当干部当他们表明自己的立场的时候皇帝也得再三考量。
李原也就是到岁数了不能再养于宫中那样的话日子长了八成要养成废物一个。
不然李破不会随便的跟臣下谈及此事李碧其实也有些急了人家那些皇子生下来就要封爵。
自家儿子可好现在还是“白丁”一枚随着年龄渐长皇宫怕是也关不住他了去到外面就一个光秃秃的皇子身份怎么得人敬畏?
李破自然也希望儿子能争气些表现出足够杰出的才能。
可事实上则是他对自己的儿子没有太大的期待感李原并没有在小的时候表现出什么异常的天赋。
读书不太成心眼好像也不太多的样子反而还比较贪玩胡闹和平常人家的孩童没什么两样。
所以现在他见到李原的时候就会时常安慰自己有自己这样的父亲打下一片扎实的基业儿子平庸些未尝不是好事。
…………
见两个臣下给他来了个万言万当不如一默李破也不为己甚又和他们喝了两杯表明了自己的欣慰。
不能让臣下理解错误就是要他们知道大家观点一致我很高兴。
果然饮了两杯的温彦博和萧禹笑容都变得真实了起来显然明白这是对了皇帝心意了。
算不得什么功劳但能让皇帝满意做臣下的很多时候求的不就是如此吗?
君臣一边吃菜一边饮酒又天南海北的闲扯了起来。
萧禹酒量浅不多时便已面红耳赤“倭国已灭陛下名之为扶桑百济高句丽也为大唐所除陛下命之为朝鲜。
往南还有琉球不如陛下也给换个名字不久亦为唐土焉?”
温彦博乐了“琉球无甚特异之处遣一使者前往琉球定然惶惶而拜大军出海也有两三年了臣觉得该是歇一歇的时候了。”
又来跟俺作对萧禹心里怒哼一声想要跟温彦博再较量一番可想想对方说的话却又不得不承认温彦博说的很有道理。
大唐立国六载就打了六年尤其是东海战事开始的时候朝中反对声可不在小所以只是派了数万兵马。
就是这数万人在吴王杜伏威率领之下一战便击破了倭国和百济的水军顺势登岸连战连捷直入百济王城。
灭掉了百济的同时也平息了朝中的反对声音。
而到了第二年动员的兵卒便剧增到了十万人由大都督李靖率军出海征讨倭国。
待到征伐高句丽的时候出征大军的人数已是去到了二十万人再加上从倭国百济新罗征调的从属人马。
水陆人马足足三十多万人陈兵于半岛之上。
所以朝中就有人说攻灭高句丽之战其实是打了有三年之久很多人都很赞同这个说法。
他们认为从吴王杜伏威率军出海的那一刻起攻灭高句丽的战事就已经开始了之后大战近十数小战数十次才敉平东海整个算下来也就构成了大唐的东海战略。
…………
仗打了三年可以说是糜耗无数大军至今未曾班师再去打琉球萧禹觉得自己应该是喝多了才会张嘴就乱说。
也许皇帝也喝多了只见他欣慰的瞅着两个臣下点头道:“是该歇歇了海外风大浪急以前历代也不是不想出海但多数为风浪所阻眼见得不偿失大家也就歇了出海之心。
也许合该我大唐国运昌隆出海至今船队从未遇险和那些岛上的倭人百济人高句丽人征战都属劳师袭远。
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在我却每战必胜除了军略定的好军前将领指挥得当将士奋勇等等之外也只能说是邀天之幸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