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零六八章:这个逼死强迫症的恶毒世界(上),懒神附体,君不见,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东滨东南部,青阳大学东滨校区附近,有一个叫做临滨镇的小镇。
这个小镇,曾经是东滨这座城市众多边缘地带之一,但随着东滨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青阳大学的搬迁,曾经沉寂的小镇,迅速变得炙手可热了起来,地价一涨再涨,外来人口不断增加。
只要手脚勤快的,靠着附近数万大学生和纷纷进驻的各种高科技产业,迅速发财致富了。
而在小镇东南角,临近青阳大学的位置,有一块小广场,这里本来是一位老人的宅基地,后来附近出现了一条小规模的商业街,就此变得抢手起来,老人身体不好,想着卖掉宅基地给自家儿女留点钱再走,一直捂着不舍得卖,开价很高。
虽然这块地在附近算是地段最好,但这毕竟是一个小镇,再怎么抢手也远不如市中心位置寸土寸金,很多人都在私底下讨论,老人断气之前到底能不能卖出去。
但终究还是有人当了这个冤大头,就在四五月份时,老人撒手而去的前三天,这宅基地终于卖了出去,而又过了七八天,一个施工车队就开到了小镇上,车队拿布幔把宅基地遮挡了起来,两个小时之后,布幔撤去,一座造型极其别致的小楼,就出现在了街角。
小楼的风格和四周有点不搭,如果说这条街就像是一支粗粝的老树干,那么这座小楼,就像是在树干的枝杈处,开出来的艳丽银花。
不管从哪个方向走过来,很多人远远第一眼注意到的,就是这座小楼。
在小楼的门口,挂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万可设计工作室。”
在一大堆馒头店、烧烤店、杂货店中间,突然出现了这么一个看起来颇为高大上的“设计工作室”,虽然不知道这个“万可设计工作室”到底是设计什么的,但众人还是肃然起敬。
这是文化人的东西吧。
而且,不论是设计风格还是制造方式,都非常高大上。
谁见过无声无息的,两小时就盖起来的小楼?这小楼该不是从其他地方搬过来的吧。
那时候还是年初,小镇上的人还没那么见多识广,对工作室报以了足够的好奇心。
然后他们发现,“工作室”听起来挺高大上的,但事实上这里的人都很好相处。
特别是有俩特别勤快的小伙子,长得高高壮壮的,每天一大早就来到工作室忙活,他们特别热心勤快,第一天的时候,隔壁早点摊的老张看到俩人正在把桌子摆得横平竖直,马扎按高矮顺序排好,还以为是遇到了早出门的城管了呢。
后来时间久了,街上的邻居就习惯了,这两位小伙子,会在天还没亮的时候,把街上的井盖一个个调转方向,摆正了。会把电线杆上的小广告一点点清理下来,会把人行道上排列错误,或者碎裂了的地砖,一个个全替换了。
街坊邻居就纳闷了,问他们道:“小伙子,你们到底是做什么的?你们不是什么设计工作室吗?每天早上这么早来忙活这些做什么?难道是当义工?”
“是啊,您就当我们是在做义工吧。”俩年轻人哈哈一笑,也不解释,顺便把这位邻居摆在门外的三个洗菜用的盆子,按照大小归拢好了。
街坊邻居有的觉得这俩人有点怪,有的觉得这俩人脑袋有问题,但他们乐的外面有人帮他们收拾,这俩人手脚极快效率很高,有时候晚上出完摊懒得收拾,第二天早上来了一看,就已经被收拾好了。
每天早上五六点钟,俩人就来忙活,也有时候是一个人,到了八点左右,工作室就正式开门了,几个年轻人陆续前来上班,这个工作室里,似乎一个年龄大点的人都没有,都是二十出头,刚出社会的模样。
每天七点五十五分的时候,都会有一个沿着地砖,从不踩井盖的年轻人会步行前来上班,有些神游天外地走过这条不长的街道,他两眼望着前方,却往往没有焦距,似乎总是在思索着什么。
隔壁的老张注意过,每次他路过自家门口的时候,都是七点五十九分。
而当他走进隔壁的大门时,往往不差两秒钟,收音机里就会传来整点报时的声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