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242 英国孤立政策在欧洲之外的延伸】,甲午崛起,轩樟,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笔趣阁 最快更新甲午崛起 !
腓特烈和他的税收官们使尽浑身解数在普鲁士募集资金,但是如果同英国相比,普鲁士的实力就黯然失色了。
英国在大战时,拥有一支超过120艘主力舰的舰队,军需花名册上有一支超过20万人的军队,包括德意志雇佣军,同时还为普鲁士提供资助。
实际上,七年战争花费了财政大约1.6亿英镑,其中6千万英镑(37%)是在金融市场上募集的。
虽然国债的进一步增长引起了皮特同僚们的不安并导致他于1761年10月下台,但该国海外贸易却在增长,使得关税收入增加并促进了全国的繁荣。
这是利润转化为实力、英国的海军力量被用来(例如在西印度群岛)保障国家利润增长的一个极好例证。
正如英国驻普鲁士大使曾被告知的那样,我们在做士兵之前必须先做商人,贸易和海军力量互相依赖。
而且,本国的真正资源财富仰仗于它的贸易。
相反,所有其他交战国的经济都在这场战争中遭受严重损失,即使在法国国内,法国首相舒瓦瑟尔也悲哀地承认:“在目前情况下的欧洲,决定大陆均势的是殖民地贸易及海军力量。”
像所有其他没有贸易大国津贴就不能打仗的国家一样,奥地利王室、俄罗斯王室和普鲁士国王不过是二流君主而已。
对于华国来说也是如此,没有强大的海军,华皇甚至连二流君主都不如,因为华国的影响力,根本出不了华国周边,顶多是在南亚和东亚有点影响。
英普联盟所显示的陆军和海军军事艺术,在初期的挫折之后,几方面体现出来:在海上,安松麾下庞大的皇家海军逐步建立了对法国大西洋各港口的封锁,并且还有余力在土伦港外筑起一道屏障,同时重新夺回在地中海的优势地位。
当舰队在拉各斯附近、卡塔赫纳真的进行交锋的时候,霍克率领举世无双的舰队在狂风暴雨中对康弗朗的舰队穷追不舍,把它直逼进基伯龙海港。
在这些战斗中英国海军一再显示出高超的航海技术。
不仅如此,有全面后勤供应系统的英国海军分舰队,对法国进行了全天候的封锁。
英国的封锁政策不仅扼制了法国大部分海上贸易,因而保护了英国的商业及其领土的安全,而且还阻止了法国向西印度群岛、加拿大和印度派遣足够的增援部队。
1759年是充满奇迹的一年,法国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地先后落入英国之手,这极大地鼓舞了英德联军在明登击溃法国两支大军取得大捷。
当西班牙1762年愚蠢地参战时,同样的命运也落到了它在加勒比海和菲律宾的殖民地头上。
与此同时,勃兰登堡王室也已经看到它自己的一份“奇迹”。
在罗斯巴赫和勒森两场大战中,腓特烈不仅分别摧毁了一支法国大军和一支奥地利大军,而且还挫败了这两个国家逼近北德意志的企图。
1760年腓特烈在利格尼茨和托尔高再次击败奥地利人后,维也纳几乎到了穷途末路。
然而,单单这些战役的代价,就在慢慢地拖垮普鲁士的大军(仅在1759年就损失6万士兵),而劲敌俄国却已证明要强大得多,部分是因为伊丽莎白对腓特烈的刻骨仇恨,但主要是因为同俄国大军的每一次遭遇都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其他各交战国感到,法国急于同现在也准备讲和的英国达成妥协,但这时普鲁士发现它还有足够力量阻止奥地利人和俄国人前进,直到1762年伊丽莎白去世拯救了他们为止。
伊丽莎白死后,新沙皇彼得迅速退出战争,这样一来,不论奥地利还是法国,除了在恢复战前欧洲态势的基础上和解以外,不可能期望任何更好的结果。
恢复欧洲战前态势实际上意味着那些要摧毁普鲁士的国家的失败。
在1762—1763年和解中获利的显然又是大不列颠。
即使把夺取的各地领土交还给法国和西班牙以后,英国仍然在西印度群岛和西非取得长足的进展。
它基本上肃清了法国在印度的势力影响,最重要的是英国已成为北美大陆大部分地区的主宰。
这样,不列颠就占有了比洛林、西里西亚及大陆国家激烈争夺的其他更辽阔、富饶的土地。
此外,英国在欧洲范围内扼制了法国外交和军事上的野心,从而确保了总的均势。
相比之下,法国不仅在海外损失惨重,而且与1748年不同,它在欧洲本土也失败了。
事实上,法国陆军在战争中毫无生机的表现,预示着欧洲的重心已经从西欧转移到了东欧。
英国人花了400年不断扩张兼并成为3400万平方公里的日不落帝国,然后用100年时间不断拆分重组剥离回到500年前的起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