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火江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章 城关记忆,乡旅拾趣,禾火江水,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我的籍贯上写的是舟山定海,县城叫城关镇。

阿拉岙里乡的人把城关镇叫作城里厢。

这是小时候听老师或大人们在说的北京上海宁波除外,脑海中最大的城市。

住在那里的人就是城里人。

要说当时有否向往当城里人,说句实在话连做梦都没想过。

第一次去城里是跟我妈去的,10岁不到的样子,老妈挑了二蓝子鸭蛋,在紫微小姑家住了一晚,凌晨起身2个来小时步程到南珍菜场。

快到城里就看到明亮的路灯,慢慢的有连片的房子,好多都是楼房,兴奋得不得了。

到了城里就是和村子里不一样。母亲在摆摊,我去了一趟厕所,等回头就找不着原来的地方。

当时的南珍菜场还是露天的,走到那里感觉都一样,都是摆摊的和买菜的。

“阿姆!阿姆吔!”

我边奔边找边叫。找了一大圈,母亲听到哭喊声招呼我,才找到。

惊慌了一场。

卖了蛋有了钱,母亲陪我去看病,替我配了几贴治支气管炎的中药。

小时候我时常犯支气管炎。

然后又去人民路上的百货公司扯了布料。

那时穿的衣服都是请裁逢来家里做的,二个哥哥穿不下的衣服给我穿,我这小儿子是很少穿新衣服的,只有新年才会添一件。

那百货公司有楼上楼下,母亲买布料时我反复爬上爬下,差一点又走散。

这是我第一次爬楼房,感觉挺稀奇。

我们还去了工农兵饭店吃了中饭,也就吃了一碗米饭,一碗紫菜豆腐汤,感觉那饭特别的硬,也特别的香。

到了小学高年级的时光我们在每年的清明都会去城里厢,是去城北的烈士陵园祭扫为解放舟山牺牲的革命先烈。

那可是比过年还闹猛。

老妈会连夜做些路上吃的点心,并给上一元钱零用,那可是压岁钱的额度。

然后半夜起床翻过老家出门必走的小山坡,再走三里三的小沙大塘到学校。

到了点老师学生一道动身步行向城里厢进发,那份激动估摸与大阅兵时列队中的士兵差距不大。

步行约4小时,来到郭沫若题了“海山増辉”四个字的碑门,一起整队进烈士陵园。

每一次都会有很多人在那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太虚传记

求真问道

上门赘婿岳风

吻天的狼

我是末世小地主

武剑者

小说第一豪婿林阳许苏晴

鬼上身

首长的萌狐妖妻

李尽欢

雾心

匿乞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