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荣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章 4,党小组,刘荣书,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他被人拉了一把,又懵懂向前。直到跑过一道土坡,又向前跑了一段,猛然意识到什么,想到身后的部队会遭到怎样的重击!如果能组织队伍重新杀回去,哪怕给后续部队做些无谓的接应也好啊!急火攻心之下,只觉嗓眼热辣,头一阵晕眩,便什么都不知道了。

他在鸟鸣声中醒来。睁眼见金黄茅草在眼前摇曳,一只色彩斑斓的鸟停在头顶上方的一根芦苇上,抖动一下翅膀,飞走了。只留下荻花飘摇,在湛蓝虚空中划动。他挣着身子,不想竟轻易站了起来。望向来路,见远处仍有狼烟弥散。环顾四周,发现自己置身于一片金黄的草滩。此时艳阳初绽,半人高的茅草一直铺排到视野尽头。无数被人踩倒的茅草颜色显得更加深重一些,形成无数条小径。他辨明方向,那正是部队所要去的北方。这才想起检查一下身体。身体完好,只脸上有一些擦伤,嘴唇磕破,对行路并无大碍。

草滩一直朝北铺展,随着坡地的起伏,还会出现低矮灌木丛和蓊郁的松树林带。天色几近透明,纯蓝中衬出远处绵延的山影,是青黛的颜色。那或许是他一生中见过的最为绮丽的美景,他至今都想不清自己何以没有半点焦虑,半点恐惧,亦没有平日里总是挥之不去的惆怅。对部队的寻找和追赶,仿佛一个可有可无的任务,对方向以及路径的把握,只是出于一个漫游者的本能。

好在走到下午,当他攀上一座坡度平缓的山包时,看见下面便是通向巍峨山峰的入口,在山脚下的开阔地带,那些突围出来的士兵麋集在那里。在周围山色的衬托下,他们是一群穿了黑衣服的人,只竖起的旌旗有一点颜色的奇异,却近乎褴褛,在微风中低垂着。

有人从队伍里迟疑着走出来,迈步向他这边跑,身后跟着一匹没有驮负的栗色马,连鞍鞯都没有。他认出那是他的警卫员小李,不由笑了。阳光在山影之外没有任何遮挡,炫目的让人眯起眼睛。他看清小李那张黑漆漆的脸,走到离他十步开外处站定,不认识似的看着他,忽然喜极而泣,哭着说,马政委,我以为你死了呢!

他走近前,有些陌生地抱了抱他的肩,轻声说,好孩子,我怎么会那么轻易就死了!

小李仍收不住他的哭泣。有更多人从队伍中走过来。一些上了年纪的士兵也在哭泣,他不解地看着他们,懵懂地说,好好的,都哭什么呢?

一个年老的士兵抓住他的臂膀,嚎啕说,马政委,刘司令员他……昨晚,牺牲了。部队没了主心骨,我们正不知道该咋办呢!

韵清:

我们已到达平西。部队总算过上了好日子。我们的驻地在高碑店上清水一带,这里是丘陵,虽有日本人的飞机常来轰炸,却并无大碍。难得的是能吃饱肚子。棒子面窝窝头,棒子面糊糊,棒子米焖饭就咸罗卜,每顿都吃得美极。虽然穿的还嫌单薄,但因地处京西矿区,煤产丰富,一个驴垛子背来上百斤煤,才花费两角多。每天躺在热乎乎的土炕上,都能睡上一个安稳觉。据说后勤已派人去平原上买棉花和土布了,春节之前,我们可望能穿上过冬的棉衣。

昨晚我做了一个梦,梦到志远兄。这让我心里非常难过。梦中我见他身披白雪,像素朴的征衣。他泪流满面对我说,兄弟,好惨啊!当初我们从冀东带出来的几万人队伍,到达平西只剩下几千人。这值吗!你曾经答应过我,可要好好替我经管这支队伍,我也好回冀东,对父老有个交待。

我无言以对。醒来时发现外面落了雪。想必志远兄的魂魄真的来过。我怎么给他一个交待呢?那剩下的几千抗联士兵,已分散到各部队去了。唯一能告慰他的是,我已就平西大撤退的失败,写了一份详细报告,呈给了上级。想必能给我们今后的工作,提供一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还是不说这些的好!

你的来信茂群兄已转交给了我。他随机关在宛平附近的大山里。信中得知你和汰清姐姐已抵达重庆。有宜清的照顾,想来你们的生活也过得去。你信中所述路途的艰难,我亦深有体会。如今阻隔在我们之间的,远非万水千山所能形容。抗战烽火已全面燃起,我们只有尽我们各自的努力,把倭寇赶出家门,才会迎来团聚的一天。

韵清,如今我已不太适应这困踞一地的日子。我渴望战斗,渴望走在路上,我不想停下来。就像你所说得那样,“一约既定,万山无阻”,你可要等着我啊!

保重!

天目              1938年11月24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罪恶交织

先笙

完美掠夺

举世飘红

重生侯府嫡女沈清辞

夏染雪

超强教官

九月阳光

宋清辞洛衡虑

夏染雪

我自天上来

芊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