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将如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百四十七章 金牛道上,夺鼎1617,猛将如云,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笔趣阁 最快更新夺鼎1617 !
PS: 山河万古秀,周鼎常易人,朱明失其鹿,试看谁得之。夺鼎1617群428399767。
继续求月票!求订阅!
“宁远伯与我签署的贸易协定书中明文规定了缴纳商税,如今这大昭寺和我黄教各处寺庙供奉佛祖的香花供养,可都是出自拉萨、日喀则、江孜等处商埠的税收!”
说完,陈列嘉措以最虔诚的五体投体姿势跪倒在大海上师与大博学珍宝智者宝座前,“佛爷,固始汗早已臣服博格达汗,然我乌斯藏何去何从,全赖佛爷大智慧,辽东博格达汗虽强,却是在万里之外,只有虚名与我,宁远伯却在毗邻,我黄教兴衰,百姓祸福,全在二位佛爷一念之间了!”
“请佛爷决断!”与陈列嘉措一样,在与南粤军的贸易活动中获得了好处的亲南粤军派,哗啦啦跪倒了一大片。相比之下,伊拉古克三的亲辽东派便显得势单力薄了。
“万里之外?近在毗邻?”
想到了此处,伊拉古克三顿时眼前一亮,他找到了反击的最佳方向了。
但是,在如此众多的既得利益者面前,伊拉古克三必须要慎重的选择一下讲话的方式和技巧,否则,他会被从两位佛爷、诸多的大喇嘛和官员们视为仇敌撕成碎布条的。
在场的这些人,也包括他伊拉古克三在内,哪个没有从南粤军与乌斯藏的贸易活动当中获利颇丰?哪个不是靠着朗生堆穷的辛苦劳作把自己的生活水平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至于说二位佛爷,更是从几处商埠上缴的商税当中攫取了巨大的财富,用来拓建寺庙,妆点佛像,进而为黄教在乌斯藏地域的传播打下基础。
相比之下,远在辽东的黄太吉,除了礼贤下士,尊礼崇佛之外,似乎便没有什么实际的东西给乌斯藏的僧俗贵族了。
但是,劣势也可以变成优势!关键是看如何看待!
想明白了这一点。伊拉古克三立刻脸上的神情变得云淡风轻物我两忘。他也同样以虔诚的礼节向大海上师和大博学珍宝智者行礼,随后,又站起身来向周围的大喇嘛和各位官吏贵族行礼问候,态度之谦和。礼数之周全令人无懈可击。
“佛爷,各位,不错,与宁远伯进行往来,让在座各位也包括我在内都是获利甚多。往常不值钱的废物都能够变成白花花的银元。那些懒惰的奴才送去修路,或是卖给汉人,可以换来更多更好的东西。相比之下,远在辽东的博格达汗,除了一份国书之外,便再无一丝一毫的好处给大家。为什么?道路遥远!且博格达汗的人力物力兵力都用来与明国合罕作战,自顾不暇。”
这话顿时引起了共鸣,大家的庄园里,寺庙的田庄当中,那些动辄一群便数以万计的牦牛。这些被猪声牛或马尾牛的肉乳役兼用牛,往常只是各家财富实力的象征,如今却是实打实的硬通货。这些体躯高大,肌肉紧凑,身长腿短,筋骨结实,披毛柔软厚密,眼圆有神,牙齿坚利的生灵,因为发达的心肺功能。成为了这高原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畜力来源。不但可以用来驮运拉车,更是肉食乳类的提供者,它的长毛和皮张、骨头,都是汉人眼中的好东西。人们喝牦牛奶。吃牦牛肉,烧牦牛粪。牦牛的毛可做衣服或帐篷,皮是制革的好材料。它既可用于农耕,又可在高原作运输工具。这个还有识途的本领,善走险路和沼泽地,并能避开陷阱择路而行。可作旅游者的前导。
这种生长着大头粗角,一张皮松厚,尾短浑身生着蓬松长毛的生灵,已经彻底的成了衡量一个家族财富,一个寺庙实力的象征。你拥有多少牦牛,便是可以换算出拥有多少运力。可以到汉人的商埠去驮运多少货物,换来多少叮当作响的银元,或是那些漂亮精美的丝绸、瓷器,金银器。
如今,一头上好的成年公牛,已经可以换来三到四个朗生或者堆穷青壮汉子。如果换女人和孩子,可能会换得更多些。这都是因为汉人在修这条路,大量的货物要从遥远的海边一路运到后藏来。山下可以用骡马运输,但是到了被称为山上的这高原,便只能依靠牦牛了。
在场的几个被近来的好日子豢养的脑满肠肥满头油光的大喇嘛和贵族官吏一时间摸不着头脑,以为伊拉古克三也要转向,承认辽东的黄太吉不如南中的宁远伯。还在为他的这一番言论鼓掌喝彩。但是,坐在蒲团上的陈列嘉措,却嗅到了一丝阴谋的味道。
“这个家伙要说什么?一直都在鼓吹博格达汗兵强马壮的他,为什么突然掉转了方向?”
果然,应了汉人的那句话,“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伊拉古克三先是很好的列举了一些数据,说明了宁远伯这个近在咫尺的街坊与远在另外一条街上,又有固始汗这个邻居阻隔的熟人黄太吉之间穷富强弱的差距,让众人听了频频点头。不过,顿时让陈列嘉措额头上冒出了汗水。
“坏了!这个家伙是想告诉大家,宁远伯爷近,强、富,辽东的博格达汗远、弱、穷。以宁远伯之富强,势必会对我乌斯藏起了觊觎之心!而博格达汗却是远在万里之外,且又在与明国大军作战,有固始汗等部蒙古人为屏障,一时半会手却伸不进拉萨城来!”
“佛爷,我家中有位汉人管账先生,我请他帮忙管理与隆盛行等南中商人的往来买卖账目。一次席间,他给我讲起了他往日喀则、江孜等处与南中商人交割物产和朗生奴才时的情景。”
在江孜,大批的朗生堆穷在各家的监工和管家老爷的皮鞭督促之下,背着背筐,将拓宽道路所开采出来的土石,费力的运到一旁,准备用来垫平那些路床上的大小坑洼之处。
汉人们果然是有些邪门的地方,原本狭窄逼仄的道路,两侧的山石林立,若是让铁匠们打制了工具,再让朗生们沿途用铁器一点一点的开凿出来。只怕是穷年累月也未必能够完成。他们却是不急不慌,选好了地点之后,命人在山石上打眼,然后将火药装填进去。一点一点的将山石炸开,最后,在朗生们的欢呼声中,原本横亘在道路前方的巨石悬崖,变成了一堆堆的碎石头被堆穷们背走。准备废物利用,用来修建沿途的房屋仓库堡垒使用。
这条路,若是在南中腹地,原本算不得什么,就算是再中原那些饱经战火摧残的地区内荒废的官道也远远超过了这条道路。没有用黄土拌着石灰、沙子夯筑结实,更不要说用煤渣和烧灰铺就路面,也就是用碎石黄土将路面铺平,然后将路面拓宽。可以供两辆南中常见的大车通行。部分实在受地势影响的路段设立了避让路段,可以令相对而行的大车有个避让的去处。
但是,就是这样一条最宽处不过七米。最窄处也就三四米宽,用碎石子和黄土简单铺成的道路,在这个旅居乌斯藏有些年头的汉人眼里,也算是一条通衢大道了。放眼整个乌斯藏地区,从前藏到后藏,又有哪里有这样一条耗费了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修建而成绵延千里的道路?
不过尽管有威力不错的黑火药和锋利的铁器,在那个年月,筑路依然是非常艰辛的工作。相信走过青藏线和川藏线的朋友都会记得,那路边一座座的纪念碑和文字记载的故事,这还是新中国尽力保证士兵和民工生命安全的前提下。还到了每前进一公里就有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倒下去了。而此时的筑路工地,根本没有一个强大的机构专门负责维护民工权利,当然,这里说的是筑路农奴的权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