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70、榆木,我在三国搞基建,漫愈,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戏志才不客气的把玉玺之事的折子拍到郭嘉怀中。
郭嘉又从自己位置上取了男女科考的折子,并没有多说什么,就转身出门了。
贾诩抬头看着郭嘉的背影,思索让郭嘉如此勤劳的诱因。
郭嘉来到献帝住处,许是昨日没少折腾,朝臣们面色都有些憔悴,此时济济一堂的站在献帝的客厅,唯独献帝端坐在沙发上,朝阳嘉园的房子虽说是建给官员住的,但到底是居家之所,所以一应装饰比较清静幽雅,透着家庭的温馨和放松。
献帝和朝臣极力营造的朝廷的仪式感,因着这环境大打折扣,朝臣们越对郭嘉的到来严阵以待,越有一种大人学小孩过家家的可笑。
皇帝左右手分别站着司马防和杨彪,郭嘉立于堂中,面色严肃恭敬的行礼,献帝客气的免了礼。
郭嘉站正,道明来意,“臣今日前来有三件事启奏陛下。”
郭嘉将戏志才写的折子呈给内侍。
“其一,今陛下铲除董卓,恢复汉室荣光,虽京师暂时未修复完全,委屈陛下暂居谯县,但玉玺代表天子无上威势,实不宜流落在外,故拿回玉玺事关重大,刻不容缓。”
朝臣们闻言点头,天子拿回玉玺是应有之义。
献帝听了很是意动,但又不敢自作主张,看完折子,便让内侍将之传递给杨彪和司马防。
杨彪拱手道,“臣附议。”
献帝又问道,“那依你之见,派何人去宣旨为好?”
杨彪看了一眼郭嘉,郭嘉垂着头,看不清是何神色。
献帝便又看向郭嘉,试探着问道,“不知长公主是何安排?”
郭嘉这才拱手道,“长公主位比亲王,又有属国,哪里有藩王插手中央之事?此事当然全由陛下做主。”
献帝心中一喜,又克制的说道,“也好。”
郭嘉并不问献帝的欲要作何打算,直接说第二件事,“其二,陛下当政以来,从未召见各州牧刺史,以至于上意不能下达,下意不得上闻,使得奸臣有可趁之机把持朝政,臣请陛下召各州牧刺史觐见。”
郭嘉取出沮授的折子呈上。
郭嘉所说的两件事,都是为朝廷考虑,而且没有插手的意思,献帝脸上的笑容越发放松,见杨彪和司马防没有看折子的意思,便也没有让内侍传递,只对着郭嘉道,“爱卿所言极是。”
郭嘉含蓄的笑了笑,又道,“第三件事,如今恰逢谯县科考在即,科考一事,实为公主施恩百姓之举,一方面可使谯县得到基层官吏填补空缺,一方面也使谯县百姓有进身之阶。”
“施恩”二字很是戳献帝的心思,他名为天下共主,自然也想得到天下百姓的感念。
郭嘉又道,“今公主欲要扩大科考的惠及范围,想请陛下的恩旨,由陛下颁发旨意。”
由他颁发,那施恩的人便是他了,献帝有些心动。
杨彪隐隐觉得有些不妥,谯县的科考施行已久,收人用人的也是谯县,于他们就是多盖一个印的问题,听上去并无妨碍,还白得一个惠民的名声,但谯县有这么好心吗?
杨彪问道,“扩大惠及范围?怎么个扩大法?”
郭嘉取出折子呈上。
献帝打开一看,不同于前两个折子简单直接的道明事情利弊,篇幅极短,这一个折子洋洋洒洒的写了好几千字,还附上了谯县百姓和家庭收入的数据。
郭嘉答道,“长公主有意推行男女同考。”
话音一落,引得朝臣纷纷皱眉议论,有脾气暴烈的,直接言道,“胡闹,荒谬!”
郭嘉不疾不徐的解释道,“在谯县启用女工之前,谯县赋税皆取自男子,一年不到二千万;而启用女工之后,谯县赋税一年有三千万钱。可见女子不输男子,皆能为国为家尽一份力。”
献帝这才明白为何这个折子附上许多数据。
朝臣们还是皱眉。
郭嘉又道,“不论男女,不都是陛下的子民?为何只利用一半的百姓,而将另一半百姓当做包袱,负担在男子身上呢?这于女子何利?于男子何利?又于朝廷何利?某不解为何诸位一定要将女子圈养于后院,而使国家失一半人力。”
“一半的人力”,这话听起来挺让人心动的,朝臣或许瞧不起女子,但绝对不介意多一倍的人来为国家干活挣钱,缴纳赋税。
献帝已经很有些动摇,此举既有“名”,又有“实”。
杨彪没有被郭嘉所言带偏,回道,“这经济女工之事,如何能同朝廷社稷相提并论,女子做些缝补刺绣之事补贴家用,我朝并不禁止。”
郭嘉道,“杨司空既然笃定女子不如男,那科考之中,女子自然不得出头,如此这般,那所谓男女同考不过是许了个空名罢了,以一个空名施恩,既得民心,又让女子受到鼓舞,何乐不为?”
杨彪一噎,辩不过他。
郭嘉所言只是折子上写明的其中几条理由,献帝看完折子,早已心动不已,当下主意已定,道,“就依爱卿所言。”
杨彪虽还是觉得不妥,但他不是强硬之人,不会当众忤逆陛下。
郭嘉又以科考在即为由,请陛下尽快颁旨。
郭嘉面色平静的拿着圣旨走出屋外,走到街道上,负手微眯着眼看向天空。
这个季节啊,还真是草木旺盛。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5-1521:38:11~2020-05-1621:31:1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繁花梦,折子戏5瓶;璃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