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花辞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73、第七十三章,晨昏,若花辞树,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明苏到底是心软,可有的人,有的事,若是不能斩草除根,必会后患无穷。

被淑太妃以为心软的明苏在郑宓身侧睡得甚是安然,只是再过不到两个时辰,她就要起身,趁着夜色潜回她自己的寝殿。

两个时辰后,明苏如往常一般悄悄走出慈明殿,只是身上裹得格外厚实。

宫中防务,她最清楚,禁军几时巡逻,几时换防,巡逻路线是哪几处,她都知晓,自可轻而易举地避过。

天尚未亮,寒意侵人,明苏打了个寒战,心下颇愁。

昨夜,郑宓便劝她,天寒地冻的,便不要每夜往来折腾了,待明年春暖再来,也不迟。

她是怕她来来去去的,受了凉。可明苏不愿,天冷,多加些衣裳便是,哪就这么容易着凉,可郑宓十分坚决。

明苏心绪不佳,回到寝殿,宫人已备下了衣冠,侍奉她更衣戴冠后,便登撵往前殿去。

昨日上华宫那一通发落,朝臣们必然已听闻音讯。明苏倒想看看这起子心怀鬼胎的大臣,是何神色,又要以何面目来上朝。

心怀鬼胎之人,自然是人人自危。

殿中众臣面目凝重,行过礼后,便无人再开口了。明苏倒是轻松得很,她高踞御座,语气淡淡的,不显得严厉,也不多随意,令人猜不透她心中想的什么。

“昨日,朕往上华宫问安,太上皇与朕抱怨,有几位卿家,总去搅扰上皇清静,上皇不胜烦扰,要朕转告几位卿家,别再去了,吵得很。”

殿中本就静,她这话一出,更是静如死寂。

那几名心怀鬼胎的大臣,更是面色煞白。明苏在上头看得清清楚楚,她心底冷笑,面上倒平静得很,看了眼身边的内侍。

那内侍会意,领着两名端着托盘的小内侍走下殿去。

这是早朝的一步。

天下大事千千万万,能拿到早朝议的,必是最为紧要的大事。大臣们上朝前需写好奏本,到了朝上,便恭恭敬敬地放到托盘里呈上,而后再秉笏出列,当殿奏禀。

大臣们皆是神色肃穆。

六部尚书各有奏禀,皇帝一一听了,或当殿便有定夺,或是令中书令领人再去议过,皆是按照往日章程来的。

今日是大朝,待大臣们奏完了事已是近午时。朝上氛围也渐渐如常,仿佛明苏起头说的那句话是众人错觉一般。

那几名私下与太上皇勾连的大臣悄悄松了口气,以为陛下不过是警告一番便罢,到底是顾忌着名声,顾忌着太上皇的。

宗正卿上前禀了最后一事,五皇子病了。此事算不得大事,本不该在早朝上提,但五皇子病了有些日子了,他虽犯谋逆,到底仍是皇室血脉,宗正卿不好不提一句。

明苏听罢,只点了下头,示意知道了。宗正卿便退回了原位。

今日早朝便到此结束了。

明苏却并未命散朝,她的目光在殿上环视一圈,抬了下手,身侧的内侍取出一道诏书,大臣们见此,忙跪下了听诏。

与太上皇勾连的大臣,有一个算一个,算在诏书里写明了,诏令将他们夺官下狱,用的是离间天家亲情的罪名,并令有司严查,从重处置。

诏书一经宣读,便立即有禁军入殿,将那几名大臣锁拿。那几人还未反应过来,待冰冷的锁链挂到他们颈上,方撕心裂肺地高呼冤枉。

明苏却只是看着,无一丝恻隐。禁军将他们捂了嘴,拖出殿去,有了这道诏书,他们已无生路。

她曾与他们机会,太上皇退位后,她只勤勉于政事,甚少清算过往之罪,明摆着是既往不咎之意。

只要他们将心思放到天下,放到正道,她必会一视同仁。

可他们不肯,非要汲汲营营,私下里做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明苏确实心软,兴许是年少时读的圣贤书,听的是仁义之道,这些道理在她心里扎了根,故而即便年长后,她经世事,慢慢变了心思,待得了皇位,她还是希冀能以仁治天下。

可以仁治天下,却不是她就闭目塞听,听之任之了。

明苏站起身。

大臣们忙跪地恭送。

而此时,郑宓正在南熏殿中,坐在淑太妃的对面。

作者有话要说:大家好,我回来了,你们开学了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小蜗牛

琼绯

[综]愿力系统

骆蛮

幻卡世界[重生]

leonie

救了野男人后他总觉得我不简单

葡落生

被仙君捡到的魔法少女

巫边雀

总有辣鸡想带我飞

退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