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从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百六十一章 苏大嘴,苏厨,二子从周,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五百六十一章苏大嘴
于是老张看不下去了,征辟苏辙为陈州教授,之后一直带在身边照顾。
这事情苏油还帮不上忙,叔侄三人都在朝中,最忌讳裙带关系引为亲党。
苏油的政见,其实与哥俩有很大的不同,也从来不与他们商议,朝章上都是公事公办,各持己见,相互打脸。
这反倒也是赵顼对苏油信赖放心的原因之一。
张方平见到苏油过来,叹气道:“你又何必来送老夫,招惹议论?”
苏油笑道:“能有什么议论?军器监独立运作,新法跟我没有一文宝钞的关系。”
苏辙拱手道:“小幺叔,均输,青苗诸法,实在是问题太多了,你因何不置一言?”
苏油说道:“你如何知道我不置一言?我怕是口水都快说干了。不过你们不知道而已。”
张方平讶异:“你去找过介甫?”
苏油说道:“均输,青苗,包括农田水利,我都与介甫公详谈过利弊,可是也不知道为什么,最终意见没有被采纳。”
张方平问道:“你的意见都有哪些?”
苏油将均输和青苗的建议一说,张方平也不由得叹息:“设从汝议,何至于此。”
苏油笑道:“这句好,记得写进笔记,以后好给我平反。”
张方平气得直翻白眼:“别闹,为何不上中书公议之?”
苏油说道:“明公,首先我与介甫公大立场是一致的,就是国家当有一变。如果我上中书公议,介甫公招致的反对声音将会更大,国家只会走到更加保守的老路上去。”
“介甫公当政,或者还有听我所言的可能,若介甫公去之,只怕是连听我说话的人都没有了。”
“或者,你和赵公,有一人能走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位置,那我的作为也不至于如此。”
张方平摇头:“我们老了,老夫受科举所限,参政已经是摸到屋顶。老赵那里……我看他已生致仕之心,也不要指望了。”
拍了拍苏油的肩膀:“还是靠自己吧,赶快成长起来。但是记住,如今你还是根基薄弱,切莫轻举妄动。”
“记得科举前我告诉你的话不?要么不考,要不就要攫取高位,如今同样如此。”
苏油躬身:“是,明公放心,有神机营这个基本盘在手,加之陕西河北已经复苏,国家再衰颓,也不至于重到澶渊之盟的程度。”
张方平和苏辙忧心忡忡地去了,苏油在码头上看着帆影,长舒了一口气,准备进城去敲打大侄儿。
苏轼实在是太调皮了,仗着自己文学优长,每每与王安石打擂台。
王安石是经学名家,不过经学如今到了需要突破的时候,和蜀学关学从理工汲取营养不同,他走上了《字学》的道路。
除此之外,和千年后的很多学者一样,疑史疑经注,自成一家之说,也成了他思想的表现。
最近有王安石就写了一篇文章,先是考证扬雄投阁乃子虚乌有事,后来又说扬雄《剧秦美新论》,也是后人伪作,用来污毁扬雄的。
《剧秦美新》是一篇雄文,是借踩秦朝颂扬新朝,模仿封禅书,颂扬太平盛世的好文章。
不过毛病在于,扬雄颂扬的,是王莽治下的太平盛世。
虽然苏家人都是汉赋启蒙,扬雄的文章是必学科目,但事实就是事实,要在苏家人面前洗白扬雄,基本就是被当成笑话看。
虽然王莽也是改革派,但是并非所有改革派都值得歌颂。
君子之过如日月之蚀,白圭微瑕,就是扬雄的定论。
这样的曲线救国,苏油苏辙不会在意,苏轼却忍不了。
于是一次苏轼遇到王安石,两人便开始讨论这件事,苏轼贼坏,还刻意附和,最后对王安石说道:“其实吧,我也一直在怀疑一件事情。”
王安石问道:“子瞻你又怀疑什么?”
苏轼一本正经地说道:“其实我一直在怀疑,西汉到底有没有扬雄这个人?”
闻者无不大笑,士大夫中将这件事当成大笑话,说一回,乐一回。可贞堂如今被苏轼霸占了,还有一群粉丝捧臭脚,不光宋朝人,连朝鲜日本大理这些外国人都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