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冻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3章 还要再加速,科技王座,急冻人,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
联合推销旋翼机的计划,让总参代表团一干人很是动心,他们也第一时间就通过电话,向首都方面做出了汇报,接下来就等待高层作出最后决策。
他们来关飞这里,当然不是为了赚点蝇头小利,所谓学习无人机战法,不过是摆在明面上的理由。真实目的,是对北方战区做一次全方位考察,实际了解一下关飞的实力到底如何,评估他到底有没有解放全偭定的可能性,为国内下一步确定跟他的关系,提供技术上的参考。
因此像来之前双方沟通,拟定重点考察的直瞄榴弹发射器、无人机等项目,他们只分别用了一天,听取了详细战斗过程,与战区相关作战部队进行了一番讨论,就只留下少数人继续跟进技术相关的研究。
其他人则在征得战区同意后,分成数十个小组,分散到战区各个地方进行更加全面的考察。
关飞、张盛国等人对他们大开方便之门,允许他们除了少数核心重地不能去,其他地方一概任由参观,并为每个小组都配备了一名陪同人员。这一来是为他们提供接待,二来也是避免他们乱走,去了不该去的地方,毕竟即便是兄弟朋友也有不想被他们知道的秘密存在。
……
“这里就是电子科技大?条件很不错!”
首都计算机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张东来站在电子科技大的校门口,望着一尊电子自旋青铜雕像,再抬头望望从这里就能看见,侧面有着学生公寓、教师公寓字样的高楼大厦,不由赞叹道。
相对于其他人喜欢去部队、去工厂、去研究所,他更想到大学来看看。他一向认为,了解一个地方的科技水平高低,只需要看看他们的教学质量就知道了。高水平的大学,最少也能教出水平线以上的学生,并会涌现出不少有可能成为未来栋梁的优秀学子;而低水平的教学,只可能教出一群混日子的庸碌之辈。
站在电子科大门口,这里具体的教学水准如何暂时不得而知,但硬件设施看起来的确很气派,第一眼印象感觉不错。
“从七九年春正式开办以来,电子科大已经招收了三期学生。第一批已经到了大三下学期,已经上完所有课程,大都去了各科研单位、工厂实习,不在学校内。最新一期是去年秋天入学。目前学校里主要是大一、大二的学生,共有两千一百人,其中本科七百一十四人、专科一千三百七十五人。他们在大学期间,学费、住宿、吃饭全免,每月还能领到二十元生活费,可以专心学习……”负责陪同的葛浩自豪地向他介绍道。
“学生很多啊!教师教得过来吗?”张东来吃惊道。
国内现在师资、物资不足,招收大学生非常严格,采取的还是小班教学,一个班的学生不过二三十人。教师照顾少量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他们的学习动态,在每个学生身上花费的时间更多,当然教学质量也就更好。
电子科大光是大一、大二就有两千多人,分配到十几个院系,岂不是每个系都有上百人。这么多学生,老师教得过来么,况且老师自己也有科研任务,那么还能在每个学生身上,分配多少精力呢?
见到军分区如此求大求成,急功近利的表现,他不觉隐隐有些担忧,眉头也微微皱了起来。
葛浩闻听呵呵笑起来:“张教授不用担心,电子科大除了管理人员、勤杂工作人员,共有公共课老师三百多人、专业课讲师七百余人、教授级讲师四十余人。每位专业课讲师只需要带三、五个人,因为还没有研究生,因此教授也有闲暇精挑细选出部分尖子生担任试验助手,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不耽误课题研究。”
“你们怎么有这么多老师?”张东来又吃了一惊。
这个师生比,几乎是一比二的比例,一个老师带两三个学生,就连国内重点大学都比不上!
这可是货真价实的精英教学!
“许多讲师都是这两年过来的,大多是提前退休的老教师。”葛浩轻描淡写道,在这一点上没有详细解释。
七八年底,随着大批知青返城造成就业困难,许多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为了子女能够顶替工作提前退休,其数量高达数十万。军分区便向国内提议能够邀约部分教师过来,在国内协助和军分区双方努力下,从全国各地来到新城的教师人数大约有八千多人,并还有更多教师适应不了退休后生活,接受军分区诚邀来到新城,再次走上讲台,重拾教鞭。
虽然新城以每年三到四所的速度,建起一所所大学,师资力量方面却并未成为桎梏的瓶颈。每当一所大学落成,在其他大学暂时借地教学的教师、学生便欢天喜地搬到条件更好的新校舍,对教学完全没有造成影响。
张东来参观的电子科大,当初就是用来临时安置其他尚未完工大学的几所大学之一,校内有八栋十六层电梯公寓。每间寝室最多时曾挤进去八个人,平均每栋公寓有一千五百多名学生。
随着一所所新大学启用,教师学生离开,现在这里只有生物相关的制药工程系师生还暂时借用校舍。
不过制药工程系的人数较少,师生加起来也还不到三百人。
当初的八栋教职工宿舍,实际上只有下面七层还在使用,七层以上基本都已空置。
每间寝室的学生少了,住宿、学习条件大大改善,就连寝室内冲突、抢电梯、楼梯的现象也都不复存在。
就是空置率大了点,有些浪费。
理工大、电子科大等几所学校领导进行过几次交流,讨论是否将部分楼层低价出租给教师、学生或是公司作为办公场所,为教职工、学生自主创业降低负担,减轻一些压力,算是母校对学子的支持。
或许,这几所大学会成为未来某些高新科技产业的孵化基地,也为未可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