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希北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兵制!兵制!,北宋小厨师,南希北庆,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也就你敢了。赵楷嘀咕一句,伸手道:“你坐吧。”
二人坐下后,赵楷品了一口茶,道:“种公走了?”
李奇点了下头。
赵楷叹道:“种公文武双全,文可入相,武可拜帅,若此看来,还要胜狄公一筹,只可惜他生不逢时,遇上我那只知道吃喝玩乐的父皇,哪怕他再年轻十岁,也是我大宋之福啊!其实朕打心里不愿放他走,只是,唉,每每想到此事,朕心里都很不是滋味,朕的大宋人才辈生,但是却屡遭邻国侵犯,真是让人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是好。”
李奇也是一叹,道:“皇上,此乃天意,多想无益,更何况如今岳飞他们也成长起来,足可独当一面,皇上应该感到庆幸才是。”
“是啊。”
说到岳飞,赵楷脸上露出一丝笑容,道:“岳飞年纪轻轻,就能有如此成就,真乃百年一遇的良将,假以时日,他必将能与狄公、种公齐名。”
何止齐名,岳飞一定能够超过狄青和种师道,成为我大宋第一元帅,单凭他是我偶像就可以不用说太多了。李奇笑着点点头。
赵楷又问道:“对于武学改革的事,你怎么看?”
“微臣非常赞同。”
李奇正色道:“为什么我大宋大文豪辈出,那就是因为我大宋在文方面投入了很多,这不是凭空出来的,那么,为何我们不能将这种成功移植到军事上面,如果朝廷能够像培养文臣那样去培养武将,种公的离开绝非是谢幕,而是预示着一个新的开始。”
赵楷点点头,道:“你与朕想的一样,朕记得你曾今也跟朕提过此事,想必你也有很多想法吧?”
李奇摇摇头道:“微臣当时只是有这么一个念头,具体想法倒真是没有,不过我觉得秦桧用兵种来建立武学的教育制度,这个构思非常好,其实在真正的战场中,最关键的不是统帅的战术布置。而是底下士兵的执行能力,很多统帅布置出了完美的战术,但是一打起来,却又是大败而归。
而当今的战术,说白了就是各种兵种的相互配合,如果战术是对的,那么结果的失败就能反应出是士兵的配合出现了失误,所以将士对兵种的熟悉程度直接关系到战场的胜负,如果以兵种作为切入点,因材施教。那绝对能为我大宋培养出非常多的军事人才。”
赵楷一笑,道:“不管怎么样,朕还是希望看到你对于武学改革的奏章。”
李奇道:“微臣遵命。”
赵楷轻轻一叹,道:“其实武学的改革更多的是关乎未来,但是当下同样也非常重要,毕竟我大宋面临的强敌实在是太多了,朕即位之后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
李奇好奇道:“什么问题?”
“兵制。”
“兵制?”
李奇一愣,不禁打起精神来,他可是枢密使啊。任何关于兵制的改革肯定会影响到他。
赵楷瞧了李奇,道:“其实这个问题我们也谈过不止一回两回了,当初太祖圣上黄袍加身,而且吸取了武将作乱的教训。提高了枢密院的地位,让枢密使与宰相齐平,又设立三衙与枢密院相互制衡,简单来说。就是将军政、军令分开,但不管是从哪方面说,这都是为了限制武将拥兵自立。”
说到这里。他话锋一转,道:“可是,这样虽然能很好的防止武将作乱,却也自废双臂,可以说是伤敌八百,自损一千,这种兵无常帅,帅无常兵,以文驭武的兵制让我大宋蒙受百年羞辱,导致我大宋军队不堪一击,是,缺马虽然也是一个原因,但是根本的原因还是这种兵制造成的负面影响。”
对此李奇也是深表认同,轻轻点了下头。
赵楷双眉渐渐往中间靠拢,道:“朕可以忍受在朕的天下有人再度黄袍加身,只要对方有这个本事,但是朕决不能接受再遭外强凌辱,若能强兵,朕可以不惜一切代价,然而朕即位后,在很大程度上放弃以前固有的传统,这也让朕收到了不俗的成果,所以朕一直在思考如何改革兵制,你身为枢密使,自然是责无旁贷。”
他这话可真是一点也没有错,如今岳飞、韩世忠、吴玠等人都是拥有统兵权和领兵权的。
话说回来,制度是适时而生的,你拿着秦朝的制度来管理宋朝,这很难行得通,在后世美国的那一套制度,是全球公认最为民主的,可是,除了美国以外,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玩转他那一套制度,美国一直想在全球推行他的那一套制度,但是无一成功,失败倒是屡见不鲜,这就是因为每个国家的国情、文化、底蕴都不一样,所以制度是没有绝对的对错好坏的,只有合不合适。
太祖、太宗皇帝时期,那都是在打别人,消灭五代十国留下来的政权,而且当时大宋的禁军是处于最强盛的时期,只有太宗在燕云地区吃了一个大败仗,并没有受到太多外强的攻击,而且,由于那时候才刚刚建国,国内不稳定,所以太祖、太宗才制定这一套规矩来稳定国内,可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一百多年后的今天,这一套制度险些让大宋亡国,相信他们在世的话,也肯定会提出疑问,我这套规矩真的就能适用于今天吗?
而赵楷不同,他身处在金国最强盛的时期,他面对的是雄才伟略,一代战帝的完颜阿骨打,还有完颜宗望、完颜宗翰、完颜兀术这三个伟大的军事家,故此他心中的忧患多半都是来自国外。
当然,这攘外必须安内,所以在他即位的第一年,他非常的低调,对外采取的也是保守的姿态,他更多的是集权,搞经济,搞发展,然而,现在国内四海升平,他渐渐的将重心放到了国外,兵制改革自然也就是势在必行了。
制度是一定要与时俱进的,墨守成规的结果,一定是失败,这都可以说是一种自然规律,国情变了,国制就必须跟着改变。
李奇沉默少许,突然道:“曾几何时,微臣与皇上想的一样,也多番想提出改革的请求,但是现在---现在微臣却觉得这一套制度是具有非常可行性的。”(未完待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