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域神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六七三章 根雕,鉴宝秘术,北域神灯,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最快更新鉴宝秘术最新章节!
“赝品!不是吧师父,明明那么漂亮的东西!”
两个人都傻眼了。
“漂亮能当饭吃啊?”
张天元没好气道:“别以为你们跟着我转悠了几天,就什么都明白了,你们现在还差得远呢,好好看着,别乱出声。”
刘金宝和李云璐都羞愧地低下了头。
他们两个,真得有点太自得了。
或许是觉得这两天跟在张天元的身边,听了许多,也看了许多,就算是半个行家了。
殊不知,古董这个行当,要么你有特殊能力,否则的话,没有几年,甚至十几年扎扎实实的苦功,那是根本无法成个样子的。
别说专家了,连懂行都算不上。
“好了,也不用耷拉着脑袋,继续看吧,这一次的拍卖会,兴许能让你们两个多学点东西,不敢说让你们成为专家,但最起码可以多给脑子里塞点知识,以后用得着。”
此时的拍卖台上,放着的是一件雕琢精美的根雕麒麟。
主持人侃侃而谈道:“根雕,中国传统雕刻艺术之一,是以数根、树身、树瘤、竹根等的自生形态及畸变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
通过构思立意、艺术加工及工艺处理,创作出人物、动物、器物等艺术形象作品。
根雕艺术是发现自然美而又显示创造性加工的造型艺术,根雕工艺讲究‘三分人工,七分天成’,意为在根雕创作中,应主要利用根材的天然形态来表现艺术形象。
辅助性进行人工处理修饰,因此,根雕又被称为‘根的艺术’或‘根艺’。
根据考古发现,古人不仅采用木、玉、骨、石以及贝壳等物制作装饰品,同时也采用树根或竹根制作装饰品。
1982年,从湘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了战国时代的根雕作品‘辟邪’。
作为镇墓兽的这件根雕作品,虎头龙身,四足雕有蛇、雀、蛙、蝉等纹样,富有动势,显示出两千三百多年前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根雕艺术品已达到了自然形态和人工雕琢巧妙结合的水平。
西汉时期,孔子的后裔曾利用楷木自然弯曲的形态制作拐杖。
南北朝时期,已出现了不少利用树根制作的杖头、笔筒、佛柄、抓背、烟斗等实用品和家具。
隋、唐以后,根雕不仅在民间普遍流传,同时也得到皇室贵族的青睐,据《新唐书·李泌传》记载:‘泌尝取松樛枝以隐背,名曰‘养和’,后得如龙形者,因以献帝,四方争效之。’
说的是唐时邺官李泌采用天然树根,制作龙形抓背献给皇帝一事。
韩愈在《题木居士》中有‘火透波穿不计春,根如头面干如身。偶然题作木居士,便有无穷求福人’的诗句。
诗中的‘木居士’,就是一件被视作‘神佛’形象的根艺作品。
宋、元时期,根的艺术不仅在宫廷和民间流行发展,同时还出现在石窟、庙宇之中。
在中国的一些石窟和庙宇内,仍然保存着根雕的佛像。
明清两代,根雕技艺已趋成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