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牛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六十三节 强制性合作,临高启明,吹牛者,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离着集弦村十多里外有个镇子名叫九里。和江南水乡的大多数镇子一样四面被水稻田、星罗棋布的湖泊池塘和河流环绕着。

九里和大多数的江南小镇一样处处都显露出富庶。尽管这里算不上杭嘉湖平原上一等一的大镇也有五百多户人家石板铺设的上下塘路两边黑瓦白墙的住家、店铺一家挨着一家。米店、布店、粮店、铁器铺、船具店、杂货铺、茶馆……不但普通小镇上应有的这里一应都有还有绸缎庄、洗染房和丝行之类的“大买卖”。也少不了几座香烟缭绕供奉神佛的庙观。

在这小镇的西南角上有一处不大但是十分精致的宅院。这里就是曹老爷的“府邸”了。

乡下人不懂朝廷的规制晚明社会对逾制也不象国初那么敏感曹老爷这个秀才出身的土豪就堂而皇之的被人叫做老爷宅邸被人叫做“曹府”。

“曹府”的花园池塘的水榭中牙板轻敲女子浅吟低唱之声隐隐传来。

曹老爷――曹光九斜靠在一张湘妃榻上双目微闭发出微弱的鼾声。一个丫鬟跪在榻边强忍着午后的困意轻轻的捶着腿。

虽然他已经睡着了二刻钟以上的时间但是没有老爷吩咐不管是歌女还是丫鬟都不敢停下来。

曹老爷正值中年虽然是个秀才家里也算是“诗书传家”却和“白面书生”、“江南风流才子”之类的形象无缘是个黑又壮的大个。满面的横肉即使睡着了也显出狰狞的神情来。

曹光九是个典型的“破靴党”――这是当时社会给这类士林无赖的“称号”。破靴党们几乎都是秀才或者监生之类的人物自以为衣冠中人可以走动官府平日包揽讼事说合是非欺软怕硬十分无赖。至于放债生息盘剥乡民更是平常的事情。

因而曹家原本在镇上开个私塾度日而已自从曹光九当了破靴党靠着这些生财手段不过十多年就发达起来。这几年他又包揽了附近村子的粮赋每年夏秋二赋上都能靠着拖欠、少交之类手段落下不少“外水”。家业生发的厉害。

曹光九虽是个破靴党外面伤天害理的事情干了不少但是在本乡本镇的吃相还算好看不但借钱利息比一般的要低些做事也比较收敛。这倒不是他心善实在是江南科举文风极盛有功名的人很多缙绅之势很大。他区区一个秀才真要惹恼了有势力的缙绅一张片子就能要他的好看。一般的缙绅也抱着“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的心理彼此井水不犯河水。

最近有人在集弦村和周边十几个村子有人在用月息一分的行情放贷的消息传到他的耳朵里的时候曹光九遣人打听过到底谁肯这么做善事按这个行情放贷?虽说借高利贷是他的一项“营业内容”但是他从来不敢在附近形成垄断――放债生息是乡绅老爷们主要生发手段他一个破靴党是绝对不敢做梦一个人吃独食的。

但是这摆明了要“抢生意”的做法却引起了他的重视。派了几个人去打听消息知道放债得人背后是杭州城里一个姓赵的“秀才老爷”而且这位秀才公在杭州的缙绅中间很有人望。特别是那一干子奉教的缙绅中尤其有势力。

打听到这里曹光九就没什么其他想法了。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难怪这位赵老爷敢大大咧咧的派人来“抢生意”。他这个破靴党要给他添堵自然是可以的但是对方的背景深厚真要深究起来自己是绝对顶不过的。再说这里放债的缙绅多得是自己又不是最大的一个何苦来出这个头?等做大了自然有老爷会出这个头。

曹光九就这么缩了回去这些日子正是农忙时节即不到缴纳税赋时候也没人有空打官司他的“业务”不多除了每天上午照例去茶馆“皮包水”打听些消息和三教九流的“朋友”叙叙看看有什么生发的机会之外便是在家里悠闲度日。

他的鼾声渐浓这时候从花园小径上急匆匆的走来了管家。手里还托着一张拜客的片子。

曹光九睡觉的时候底下人是不敢打搅的――非得吊起来打个半死不可。但是今天这位客人非同小可管家走进水榭轻轻了叫了几声。

“什么事?”曹光九被人叫醒原本一肚子的邪火眼见叫得人是管家知道必有大事赶紧问道。

“有客来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游戏竞技小说相关阅读More+

三国之无上至尊

绿茶包子

库洛牌的魔法使

愿心不变

五代梦

宝庆十三郎

三国之无赖兵王

讳岩

农门小娇妻

寒月西风

覆汉

路边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