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牛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三节 各怀鬼胎(二),临高启明,吹牛者,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是卑职推脱实在是卑职眼下兵微将寡粮饷两缺。必得先备足了才能进兵……”孙大彪照例哭穷。

他只哭穷拖着不进兵王初一也觉得棘手加上同僚们也有意见特别是罗奕铭。他提醒王初一再这么搞下去他们好不容易才压服的永化瑶民又要起来暴动了而且前不久宣传口的宣传就全成了骗人的鬼话以后在瑶区开展工作就会万分困难。

“……永化瑶民最痛恨的便是这高价食盐。他们和八排瑶一起造反根子就是大崀圩的孙大彪收取高额的过境盐税垄断生意。咱们到阳山来口口声声说要锄暴安良让瑶民和汉人百姓‘一体平等’结果却还是照旧纵容孙大彪垄断盐务岂不是失信于他们?”

这让王初一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地步永化乡虽然有国民军一个中队镇守但是真要闹起事变来镇压下去固然容易自己在黄首长面前便无法交待。不得不又来找彭寿安问计了。

彭寿安也拿不出什么“锦囊妙计”只好敷衍了几句“且先安抚瑶民静观时日。”

“瑶民如今闹得厉害一直派人来请愿说如今盐价高得大伙都买不起了只能淡食。这可不是几句话能安抚的。”王初一十分苦恼。

彭寿安绞尽脑汁思来想去忽然想到了一条妙计:目前阳山县第二中队正驻扎在永化每月县里都要给该中队运送补给。去永化有两条路一条是走连江水路到黎埠圩再转寨岗河南下。抵达后再用人力输送。不但路途较远且连江上治安情况不好还要相当数量的护送兵力对于区区不过一百人的部队来说补给的动静太大了。所以补给队多走路途较近也比较安全的陆路。即经大琅圩入永化。虽然孙大彪很快就重占了大琅圩但是从来不敢拦截国民军的补给车队。

彭寿安的“妙计”便是由补给车队里夹带食盐进入瑶区再向瑶民“平价”销售。

“……如此一来孙大彪在大琅圩设卡收盐税便无利可图永化瑶民亦得了平价之利。”

这妙计得到了王初一的首肯没想到罗奕铭又是反对:“自古征收盐税是官府的权力他孙大彪有什么资格设卡收税?县里应该立刻命令禁止哪有用夹带的方法来给瑶民送盐的。再说这盐送到了还得部队去卖!岂不是违背了部队不许经商的禁令。”

王初一自觉得这计策不错现在又被他反对再想到自己的决策不断遭到归化民干部的置疑心里早就在怀疑是不是罗奕铭暗中捣鬼他喝斥道:“罗奕铭同志!请你注意我是阳山县县长!你只是负责治安的国民军队长兼任治安科科长!你可以按照程序表达你的意见但是没权指斥我的决定如果你觉得我的决定不合适可以向上级反应。但是绝不允许私下搞小串联反对上级领导!”

元老院对上下级关系尤其重视罗奕铭自然也是明白这里面的利害被王初一当面一喷只得把后面的话又咽了回去。他觉得王初一这样干完全是错误的纯粹是在耍弄“阴谋”完全没把黄首长说得“发动群众”“争取大多数”这个宗旨放在第一位。

这也就罢了然而罗奕铭过往的经验孙大彪这种匪类疑心极重变幻无常。所谓的计谋未必能在他身上奏效――就是奏效了影响也非常坏。眼下阳山县里对招安孙大彪和张天波已经有很大的怨言了就算最后能“一网打尽”这种民心上的损失却是很难被弥补回来的。何况孙大彪极有可能会反咬一口给阳山的军政机构造成损失……

“怎么办呢?”罗奕铭回到住处思索了好一会决定事不宜迟。应该立刻向黄首长反应情况。想到这里他铺开信纸开始向黄超写信。

就在各方暗流涌动的时候。青莲圩的冯海蛟宅子里同样弥漫着阴谋的气味。

和大崀圩一副“歌舞升平”的太平景象不通青莲圩却是一副“整军备战”的紧张态势。冯海蛟不但让原本散居各处的居家土匪全部回寨子还搜罗了不少外地来得亡命之徒。又役使周围百姓每日在修整寨墙打造兵器铸造大炮。

他们三人那日在大崀圩孙宅之中摆下香案重新对天盟誓“永不相叛”要“同生共死”又约定由他为孙大彪去“请封”大家“共图富贵”。然而孙大彪又接受了髡贼招抚的消息依旧让他紧张了好几天――虽然没过多久张天波便来到了青莲圩将把兄脚踩两条船的“苦衷”“不得已”之处诉说了一遍还将“明斗暗和”之策演说了一番。双方定下了互不相攻暗中彼此襄助的盟约。但是冯海蛟依旧不放心――在他看来澳洲人的国民军人少初来乍到又要维持县内治安和镇抚瑶民短期内不可能来对付自己。真正值得警惕的反而是把兄孙大彪。他是带着澳洲人来攻打自己那可是熟门熟路――自家的短处弱点他全知道。这把兄真要拿自己的人头一用这脖子后面可就有点凉了。

下次更新:第七卷-广州治理篇417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游戏竞技小说相关阅读More+

三国之无上至尊

绿茶包子

库洛牌的魔法使

愿心不变

五代梦

宝庆十三郎

三国之无赖兵王

讳岩

农门小娇妻

寒月西风

覆汉

路边呆子